成都摄像机立杆|成都摄影机枝干|摄像头立杆--哥本哈根效应辐射安防节能初潮涌起
随着能源时代的到来,各国的能源危机感越来越紧迫,在刚刚结束不久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与会各国的激烈博
弈便可见一斑。严峻的能源现实环境令安防业同样加大了对节电节能的关注。随着平安城市工程的推进,使用节能产
品与传统产品在能耗与成本上的落差就非常明显,节能产品的市场和社会双重意义进而凸显。
11月30日,江苏徐州太阳能、风能路况监视系统正式启用。该系统位于徐州市秦洪桥北侧,秦洪桥横跨京杭大
运河,是104国道和310国道共线段。该桥自1991年建成通车后,就一直承载很大的交通量,曾于2008年7月被列入
危桥改造项目,监控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地形地势而言,这里属于典型的“荒山野岭”,传统电力监控系统在安
装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徐州“风光组合”路况监视系统的上马可以称得上是临危受命。据了解,这套系统主要
由太阳能、风能供电系统和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保证电力供应,每年可节省电费3万多元。
今年上半年,沪宁高速苏州段的“风光探头”已投入使用,该系统上的风车发电功率达400瓦,两片太阳能板发电功
率是每片170瓦。一般风力在2.5米/秒,风车就可以转动起来进行发电。
实际上,目前利用风能、太阳能为安防监控设备提供电源的工程已经在广东、福建、江苏、甘肃等省区得到诸多应
用。行驶在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上,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高速路上的监控摄像机显得有点不同以往。一些摄像机
的立杆上多了一个转动的风车和两块太阳能板,摄像机探头高高悬挂在立杆上,在探头上方的立杆顶部转动着风车,
在立杆的中下部安置了两块太阳能板。这就是一些安防监控工程采用的“风光互补供电路面监控系统”,该系统利
用风能和光能(太阳能)互补发电支持摄像机运转,不需要铺设电缆线。
在全球瞩目的环境问题面前,安防行业节能潮流的涌起,是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明显的大好事。
对于安防行业来说,安防的节能减排很大程度上表现在降低产品和系统本身的功耗与电源供应方式的转变上,而供
电方式的转变对节能减排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风电互补式的安防系统供电为绿色安防建设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但
这些技术成熟度如何,市场接受度怎样,将来又有怎样的发展应用前景,人们也许还并不太了解。